金秋10月,疫情突袭金城兰州。兰州大学口腔医院闻令而动,严格落实各部门相关要求;积极响应,严格执行上级工作部署;共克时艰,扎实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动员部署,吹响抗疫“冲锋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院党政领导班子第一时间召开会议,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传达甘肃省卫健委和兰州大学关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医院党委坚决扛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迅速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预案,制定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方案,结合部门职能职责,梳理重点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为做好医院感控工作,确保全力以赴完成核酸检测志愿任务,口腔医院主动暂停了门诊,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
白衣执甲,第一批支援队勇上阵
为坚决贯彻甘肃省、兰州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整体部署,10月21日,兰州大学口腔医院20名临床医护人员奔赴一线,协助城关区盐场路草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核酸标本采集工作。修复科护士长杨瑞不惧危险、克服困难、挺身而出,没顾上和家人商量就毅然第一个报名参加抗疫工作,带领首批20余名医护人员前往城关区盐场路草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了确保核酸采集工作高效快速进行,她充分发挥团队带头人作用,提前联系社区,分配工作,承担现场采集、协调和保障工作。每次工作开始之前她总会再三强调大家注意安全,严格按照要求“一人一消毒,逐一核对”。她总是先于同事们到达集合点,工作结束后确保每一位老师安全到家,让每一位志愿者都感觉到温暖、贴心。面对同事的问候,她说:“我们不辛苦,身为医务人员该有担当!”

全员开展培训,防控职工“快充电”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着力提升医护人员及住培生疫情防控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10月24日下午,口腔医院组织开展了全场景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培训。课程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由东软工程师重点围绕“采集-兰州”核酸检测信息系统操作、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功能模块应用等内容进行线上专题讲解,线下采用“老带新”形式,分组分地点开展。医院医生、护士、住培生等参加了培训。晚上7时,医院特邀请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晓斌教授与祁瑞青年研究员于线上举办了专题培训讲座。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核酸采样的技术要点。医院支援抗疫一线志愿者、志愿者后备队、全体研究生及全体医务人员30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为此次疫情防控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培养合格的医疗人才,提升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夯实疫情防控人才队伍储备打下基础,也坚定了医院医护人员作为抗疫力量冲锋在前、战役必胜的信心。

接力抗疫,第二批支援队整装出发
10月24日,随着兰州市第二轮核酸检测工作的开始,医院第一批援助医疗队顺利完成志愿工作,同时第二批援助兰州市核酸检测支援队集结待发,将接力进行后续核酸采集工作。此次支援队伍包括11名护士、8名医生和1名医技人员,由医院感控科、护理部以及第一批支援队队员一对一的作专业的感控、核酸采集培训,形成了一支专业性强、配合度高的精锐之师。

面对医院的号召,西站门诊外科医生张萌积极报名,并说道:“我是单身,没有后顾之忧,我先上!”种植科青年医师刘小元、西站门诊护士乔莉在城关区盐场路草场街街道武警总队家属院进行集中核酸采集时,收到了来自兰州军区昆仑幼儿园雷舒涵小朋友特别用心折叠的花朵,并在上面写了感谢信。小朋友“纸短情长”的几行字透露出了人间真情,使他们十分欣喜,万分感动,温暖了前线抗疫一线人员的心。


后勤保障,打响抗疫配合战
后勤保障是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基础。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口腔医院在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全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为一线抗疫工作和医院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院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综合办、后保部、采购办通力协作,负责前线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的调集、领取和配发工作。为进一步保障前线人员工作安全,降低感染风险,医务科全力做好车辆调配工作;各科室、部门职工自发组织车队,负责每日接送医护人员。影像科主任武涛,孩子才刚满百天,周末主动开私家车为在社区支援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提供接送、物资配送服务。采购办积极协调,多渠道购置防疫物资,及时储备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一次性医用手套、红外线测温仪、酒精、免洗洗手液及84消毒液等防护物资,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面对疫情,兰州大学口腔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为防疫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沉着应战、积极响应,用誓言和行动践行医者初心使命,用生命和汗水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诠释了兰州大学口腔人“至精至诚至善至美”的精神,用爱心和拼搏筑起了抗击疫情的“白衣长城”。
11月6日,兰州大学口腔医院收到了《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委、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政府致兰州大学口腔医院医疗援助的感谢信》,对兰州大学口腔人“以坚守传递希望、以生命守护健康”的医者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