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医护人员抗疫纪实(十)

来源:兰大一院 2021-11-15 浏览:

兰大一院梁嵘:心里装满责任、守护、爱和希望

见过“静音档”的兰州吗?2021年10月21日,这座我生活了29年的城市按下了静音键。

高峰期的道路不再拥堵,正宁路夜市也空空荡荡,只剩下霓虹灯在孤独地闪耀。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我,身为一名护士的我,是我该保护这座城市的时候了。

10月24日下午,接到领导的通知,需要紧急抽调医护人员前往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我把一岁半的儿子交给父母,安顿好他们,火速集结,主动请缨到一线参加抗疫。

怕,怎么会不怕?当我坐上大巴车跟大家一起前往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时,我的眼眶还是湿润了。作为独生子女的我是一个“不孝”的女儿,作为母亲的我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作为妻子的我更是一个不顾家的妻子。但是,我想到自己是要去打败病魔,保护这座城市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责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我们的城市转危为安了,我们的小家才能幸福。

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我和我的“白衣战友”们来到了重症监护室,进病房之前,我们都要缜密地穿上防护服,相互检查,相互打气。第一天,我看护的是一位70多岁的爷爷,爷爷属危重型,氧饱和度不高,需要俯卧使用高流量吸氧,情绪不高的他也不和我做任何交流 ,爷爷听力不好,交流起来相对困难,我就放高嗓门和他说话,爷爷个性有些倔强,不想麻烦我们,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做,一个班下来,我的嗓子也有些嘶哑,但也基本上了解了爷爷的生活习惯和脾气,交流起来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几天下来,爷爷已经转危为安,还给我们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讲述着那片胡杨林的美丽景色。爷爷自己也很给力,坚持下床锻炼。当我们看到病人一天天地好起来,露出笑容,真诚地对我们表达感谢的那一刻,我们明白,防护服隔断的是病毒,隔不断的是温情。我们相信,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是热情澎湃、斗志昂扬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看得见的城市暂时空了,看不见的心房却装满了责任、守护、爱和希望。等兰州调回“铃声档”,当西关十字复现繁华,等黄河边春暖花开的那一天,我们脱下口罩,畅快呼吸,来一碗正宗的牛肉面,来一碗热腾腾的灰豆子。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早日迎来胜利的曙光!

兰大一院王伟:帐篷里的温暖 不忘的信念

这个冬天注定不平凡,新冠疫情的卷土重来扰乱了这座城市的安宁,由于新冠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传染力强大,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显得尤为复杂,疫情防控更是刻不容缓。它的来势迅猛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各大医院迅速筑起一道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为了保证医院及时救治患者的工作顺利进行,兰大一院领导也在第一时间开会研究,快速部署了科学安全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急诊科抢救部,接诊实施了严格的闭环管理模式。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大家主动放弃休假,放弃自己的小家,火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因为他们肩负重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很快,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闭环模式通道迅速改造成功,临时搭建的工作据点虽简易却很全面,为了节约时间,还温馨地为医生和护士分别提供了男女更衣室。

入冬的第一场大雪覆盖了帐篷,迎面扑来的冷风吹得人瑟瑟发抖,细致入微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每天贴心的早已为大家在上下班前打开了小太阳,进入帐篷,红红的小太阳瞬间温暖了大家的心,一股热流传遍全身,看着摆放整齐的拖鞋心里莫名的感动 我知道这是医院领导在给大家传递信心和力量!

科室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预检分诊、挂号登记、转运登记、核酸检验、空气消杀、后勤保障在工作中大家配合默契,精诚协作,共同高效完成了每一项工作,大家心怀大爱和希望,因为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的更快,每一种爱都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打赢这一仗!

防护疫情 消毒是关键!滴滴散落的消毒水弥漫在空气中,让地面显得更加整洁,威严,在空气消杀的同时貌似也给了大家一份安定!

封小区,封路,不封心!隔山,隔水,不隔爱!

感谢医院领导的睿智决策,在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的同时,也为大家的安全负责,统一安排住宿,每天准备可口的饭菜,按时接送们上下班,疫情防护从小事做起,垃圾处置,必须分类!

没有花的芳香,没有烛的热情,也没有蛋糕的美味,却温暖了整个冬天,这个生日永生难忘,粉红色便签纸上的祝福跳跃出美丽动人的音符,我们共同祈愿疫情早日结束,还人间平安!

隔着防护服也能传递爱的温度,隔着护目镜也能传递温柔又坚定的眼神,突然很自豪这个职业让我变得伟大,很自豪身着这身战袍肩负的使命,我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很自豪我们成为抗击疫情火线上的中流砥柱。

我期望有朝一日,山河无恙 大地回春再也没有疫情没有病毒,唯有这几顶温暖的帐篷将是我心底永生不忘的信念!加油兰州!!!

兰大一院程苗苗:感谢寒冬送暖的志愿者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甘肃各大医院纷纷响应,打响了与“德尔塔”的战役。在这场斗争中,奋战一线的除了医务人员,还有一个团体,他们在保障医务人员的后勤,让医务人员可以放心地在一线奋战,他们在用另一种方式诠释“逆行”!他们就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

每天完成核酸采样任务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坐在爱心车队的座位上,那种精神紧绷后的放松太惬意了!那天,像往常一样带着采核酸的物资上了爱心车队的车,一路上跟司机小姐姐聊天,才知道她们都是自发来为我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做志愿服务的,他们凌晨四、五点起床挤出自己的空闲时间,不计报酬,只为兰州的疫情能早一点结束。

寒风肆意,热心的面馆老板一早便开始忙活,不为营业挣钱,只为给入小区采核酸的我们准备热气腾腾的卤面,替我们赶走一天的寒气与疲惫!爱心车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即便是气温骤降十几度的情况下也依然一顿不差、一次不迟地载着社会各界为我们准备的餐食饮品、消毒用品奔驰在大街小巷,为我们送上生活保障!社区物业人员每天都将群众井然有序地组织下来排队等待被采核酸……

所有人都在为抗疫忙碌着,因为你们的加入,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因为你们的加入,这场“战疫”路上不觉孤军奋战,一直充满斗志。

看着房间里的补给,想起那句“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总是不约而同地凝聚起来,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这个世界!

感谢每一个用自己的方式温暖兰州的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这么多人的共同努力下,黎明的曙光一定会到来!

兰大一院刘帆:小妹妹,你的画我看到了!

金城的深秋,天气渐渐冷下来,枝头还残留着一丝绿意,似乎和往年没有什么不同,疫情却比冬天捷足先登了。手机上爆出兰州出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以前总感觉距离我们很远的新冠病毒这次却离我们如此之近,大家每天都在关注疫情的最新动态。

10月21日,全民核酸检测在这个四百多万人口的城市里立即铺展开来。彼时的兰州,清晨的寒冷逼仄大地。到处都是揣紧衣兜、瑟瑟发抖在排队等待检测的市民。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迅速响应号召集结医务人员参加这场战“疫”,很荣幸我能成为其中一员。我们小组一行12人,在马芳丽护士长的带领下来到兰州市安宁区负责核酸采集工作。说实话心中也有忐忑,但是每次看见早早就已经集结起的队伍,大家眼神坚定,身裹厚厚的棉衣,没有太多的喧嚣,依次站好队伍,等待着分领物资、上车、前往目的地,心底便燃起信心和希望,我就知道没有什么不能战胜。

每天都有核酸样本采集任务,有时候甚至会参加两三场任务,一直持续到深夜。但是从来没有人抱怨,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期待着新增病例为零的消息,每天都会被淳朴善良的人们所感动。

11月2日,我被派往阳光怡园小区参加核酸采集任务。和往常一样,我们到达检测点后立即更换隔离服开始检测任务。社区等待检测的人员很多,任务很繁重,大多时候我们都是喊着“张嘴,发出啊的声音,啊……好,下一位”,根本来不及仔细看一眼他们的面庞。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说了声“姐姐”,我抬头看见一个长发的小姑娘,还带着两个漂亮的蝴蝶结,眼神清澈。我怕她坐上板凳太矮不好采样,所以我蹲在她旁边,“小妹妹,取下口罩我们采核酸了”,等她取下口罩后我才清楚的看见她的脸,圆圆的脸蛋上挂着一对好看的小酒窝,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甚是可爱,粉粉的嘴唇,可能因为害羞微微笑着。“来,小妹妹,嘴张大大的,姐姐给你采核酸好吗,一下下就好了”我轻声说道,小妹妹可能因为已经采过几次了,没有一点点害怕,很配合的张大嘴巴,采样很顺利。突然小妹妹双手递过来一张纸,放在了桌子上:“谢谢姐姐!”小妹妹转身跑向了旁边等着的爸爸,挽着爸爸的手一跳一跳的走了。我仔细看过,那是一幅画:一个穿着隔离服的“大白”手中拿着五星红旗,脚下满是绿草和鲜花。虽然深秋寒意正浓,双手要不停涂抹消毒液,寒风吹过手就像浸在冰水中一样,但此刻心中暖暖的,不再觉得有一丝丝寒冷。

因为后边还有很多排队等待检测的居民,很后悔没能和小妹妹一起拍张照片,但是小妹妹的画我却带了回来。虽然画面笔触显得有些稚嫩,但是我相信,正如小妹妹画中所表达的,我们一定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定能战胜疫情,迎来平安喜乐!

编辑:郭敏杰
  • 标题:

    学校召开校企深度融合暨自然科学类科研工作例会

  • 联系方式:
  • 错误内容:
  • 修正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