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黄建平院士邀请,“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研究员来校为广大师生开展了科学家精神座谈、兰州大学“萃英大讲坛”等系列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
9月5日上午,林占熺研究员前往观云楼,参加大气学院气候学系教工党支部交流活动,与兰州大学气候学系、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们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座谈。学院党支部书记管晓丹向林占熺研究员介绍了气候学系教工党支部开展的一系列党建活动,以及立足西北开展的半干旱科学研究工作;林占熺研究员对支部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讲述了菌草研究和推广中的故事,以此鼓励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们牢记科学家的责任和使命,用自己所学造福人民。
9月5日下午,林占熺研究员做客兰州大学“萃英大讲坛”,在榆中校区闻欣堂面向全校师生做了题为《发展菌草 造福人类——中国特有技术 菌草技术》的报告。报告从菌草技术由来、黄河菌草生态治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几个方面讲述了菌草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发明、推广菌草技术的艰辛历程。报告会由学生处、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大气科学学院联合举办,黄建平院士主持,2023级本科新生在内的1000余名师生现场听取了报告。师生反响热烈,备受鼓舞。
林占熺研究员是此前热播的对口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中农技专家凌一农教授的原型,宣讲系列活动以《山海情》中凌教授的剪辑片段为引向与会师生介绍了林老先生的事迹。“草本无言,却是情深,他只是一棵小草,带着对伟大祖国的挚爱,将论文写在中华大地上,以脚印亲吻着每一寸神圣而美丽的土地。” 在《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礼上,颁奖辞这样写道:“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黄沙破岩。传递幸福,不以闽宁为限;传播文明,不以山海为远。时不我待,所以只争朝夕;心系乡土,所以敢为天下先。你不是田间的野草,你是新时代滋养的大树。”
林老先生的故事不仅体现了科技创新在服务国家中的重要性,更充分展示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科学,一心为民,不辱使命,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奋斗不懈的精神,他用发明创造和无私奉献践行为党为民奋斗一生的忠贞诺言,把初心镌刻在祖国大地上,他的身上散发出的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之光。
报告最后,林老先生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互动,新生们争先与林老先生合影留念,呈现出“学术追星”景象,这位80岁的老先生笑着和新生们说:“和你们在一起我也18岁,把80倒过来就是18岁。”学生们纷纷表示要以林先生为榜样,心系祖国,好好学习,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在兰州大学的培养下努力使自己成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栋梁之材。
【新闻背景】
菌草技术是“以草代木”发展起来的中国特有技术,实现了光、热、水三大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结合,有利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
林占熺研究员1986年发明菌草技术,从“以草代木”拓展至菌草生态治理、菌草饲料、菌草菌物饲料、菌草肥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和菌草生物质材料等领域,开辟了“菌”与“草”交叉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新领域。30多年来他身体力行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的580多个县、市、区传播菌草技术,菌草技术已推广到世界106个国家,在17个国家建立菌草技术培训示范基地,目前已累计举办菌草技术培训班328期,帮助发展中国家数十万的农民改善了生活状况。菌草被誉为“幸福草”“太阳草”和“扶贫草”。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曾授予中国菌草技术“世界生态安全奖”,是这项技术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个有力证明。
林占熺研究员曾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法国巴黎内政部国土整治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部、省级奖励十余项;被授予“十大扶贫状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福建省人民政府一等功”“中非国家感谢勋章—指挥官勋章”“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最美教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八闽楷模”“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