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挥好“指挥棒” 千方百计促就业

日期: 2023-08-04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我们愿意带着学弟学妹们共同成长,欢迎大家到校友企业来!”今年毕业季,兰州大学举行了毕业生校友企业招聘会暨实习实训基地签约会。来自全国各地20余家校友企业和上百名校友齐聚兰大,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和咨询服务,表示将在相互满意、相互自愿的原则下优先录用兰大毕业学子。

通过校友企业拓展实习就业渠道是兰州大学千方百计保障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兰州大学始终坚持把学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在夯实就业工作责任、强化学生思想引领、深化就业资源拓展、细化就业指导服务方面铆劲发力,坚持招生、培养、就业协同联动、一体推进,全力以赴帮助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走出去引进来,拓宽学生“就业路”

“学校领导访企拓岗,为毕业生们开拓了许多就业资源,同时举办了很多就业相关活动,使我们可以直接接触到企业的中高层,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和招聘过程,这对求职是很有帮助的。”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生夏银儿即将成为比亚迪集团的制造业务工程师,该集团就是兰州大学通过访企拓岗开拓的就业资源。

去年7月,兰州大学校领导走访比亚迪深圳全球总部,同对方达成开展科研训练与科研合作,推动项目成果转化,促进教育与科技创新有效融合,吸纳更多兰大毕业生服务企业发展等共识。

今年以来,兰州大学研究制定了《学生就业资源开拓与维护工作方案》《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形成学校整体谋划、校领导带头、学院主动出击、全员积极参与的就业资源拓展工作机制。以招生、就业、科研、校友工作有机联动为纽带,构建“行业+用人单位+实习基地+学院”的就业资源维护和拓展模式,组建了10支行业就业资源维护和拓展小组,紧紧围绕企业人才培养输送、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内容广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推动建立就业实习实训基地400余家。

“我们带领学生走进企业,本质上就是一个开拓岗位的过程。”刚刚带队完成暑期实践的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王鹏举说。今年7月,学院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衢州、江苏宿迁、山东烟台、浙江杭州开展就业认知实践活动,使学生亲眼看到现代化工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并与行业龙头企业的相关人员当面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的岗位情况和用人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规划职业生涯。

为实现就业资源和毕业生需求的充分对接,学校就业部门和各学院建立重点单位数据库,组建分行业、分学科重点单位联系群,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2023年春季学期以来校院两级共组织线上线下专场宣讲会、线下大型双选会、组团招聘会、“周五职通车”分行业招聘会、校友企业招聘会等招聘活动1800场次,提供岗位数2.5万余个,岗位需求人数12万余人。

一生一策一档,搭稳就业“帮扶桥”

“大三时很迷茫,不知道该考研还是就业,也不知道如果就业找什么样的工作合适。”和许多即将毕业的学生一样,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毕业生程佳辉也曾面临毕业求职的“迷茫期”。

对此,兰州大学建立了“就业中心-学院-帮扶责任人”三级就业促进机制,充分调动学院班子成员、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三走进”联系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等力量资源,在加强群体帮扶的同时,落实“一生一策”“一人一档”,开展精准帮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生涯咨询、简历修改、求职指导等服务。

“在辅导员老师的帮助和推荐下,我尝试到企业实习一个月,很快找到了人生方向。”通过精准帮扶,程佳辉顺利通过选拔,现已入职专业对口的医药企业。

“我们建立了就业信息库,对于家庭困难或者有其他特殊就业困难的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会进行多次一对一谈话,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想去什么地方、什么行业就业,想做技术岗还是实验岗,有什么样的薪资期待等等,真正做到精准帮扶。”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贾静说。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毕业生马辉就业路上的“第一帮扶人”则是他的导师。“从研一开始,导师就会给我们介绍专业领域的好单位,带领我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科研训练,并积极与理想单位开展科研合作,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除精准帮扶外,学校就业中心、各学院、帮扶责任人更加注重数字赋能,加强就业资源推荐,提升信息传递时效,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社群等载体,给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大范围、高密度推送岗位信息,不断提高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的覆盖面和知晓率。

大三时决定参加选调生考试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毕业生潘玉金说:“每次有选调信息发布,学院就会第一时间进行推送和提醒,告知报名的途径与流程,让我们不错过机会,也有时间做充分准备。”今年,他成功考上了广西选调生。

强素质提能力,打通育人“长链条”

“学生能高质量就业,其就业能力提升是关键。”兰州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贺鹏说。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让专业实力转化为就业优势,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兰州大学深化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通贯穿招生、培养、就业的“长链条”,全方位全过程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今年是护理学院“木槿天使”人文素养提升计划连续开展的第四年。该计划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重点,设计了“职业启蒙-素质训练-技能强化-求职跟进”相衔接的一整套职业素养提升路径。“大一时我们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行业前景和职业发展讲座,帮助学生认识职业发展与自我实现;大二时鼓励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科研训练、专业探索大赛等,加强专业信念;大三年级,着力培养学生技能操作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求职、生涯规划大赛,开展模拟面试,提前让学生进入求职准备阶段;大四年级,开展求职就业指导和就业政策解读讲座、个人简历精准指导等,与就业困难学生一对一、面对面沟通。总之是将就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婕说。

不仅是综合素质提升,专业能力锻造也是学校打通育人“长链条”的重要环节。今年一毕业就找到满意工作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郭刚,曾参与设计了我国首颗极大规模全异步电路芯片。“得益于研究生期间的科研训练,今年毕业季我获得了20余份国内外芯片设计企业的高薪offer,最终入职上海安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数字IC设计工程师。”

2021年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启动了“一生一系统”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开展由本科生主导的CPU设计、电路板开发和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移植项目,提升学生的系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也为学院“新工科”建设之路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涵盖各个就业方向的培训营和实习实践活动,如依托“宏志助航计划”对重点群体毕业生进行系统化就业培训,组织分行业分岗位求职训练营,举办模拟求职大赛、职业世界探索大赛,联合优秀校友和知名企业开展薪火计划、企业讲堂等品牌活动等等,全方位系统性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今年学校面向毕业生累计开展各类就业教育活动30余场,吸引1万余人次参与。

通过科学部署、统筹调度,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兰州大学形成了领导带头抓、部门统筹抓、学院挂帅抓、全校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从强化顶层设计到紧抓基层落实,上下齐心、责任明确的就业工作推动机制不断发挥实效,学生就业情况稳中向好。

发现错误?报错
文:肖坤,涂远浩
图:
视频:
编辑:涂远浩
责任编辑:
主编:肖坤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