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推动党史党建学科高质量建设,更好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委教育工委、兰州大学党委的指导下,由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主办、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研究’开题论证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曹爱辉,甘肃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省社科规划办主任李庆武出席会议并致辞。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以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中共党史党建专业学生代表等参加了会议,在线观看量突破2000余人。会议开幕式由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教授主持。
曹爱辉表示,国家增设“中共党史党建学”为一级学科,标志着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必将有助于回答时代课题,有助于适应实践需要,有助于推动理论创新,兰州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和支持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依托西北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加强西北党史党建特色化研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下一步要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进一步建强人才队伍,不断推动党史党建学科高质量发展。
李庆武指出,党史党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深刻总结和借鉴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的伟大成就和经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期望兰州大学在学科建设、科研攻关、合作交流等方面不断发挥辐射带动、示范引领、桥梁纽带等作用,甘肃省社科规划办将继续积极支持省内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开展党史党建学科研究和建设。
主旨报告阶段,教育部高校思政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深入解读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问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凤城教授全面介绍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建设史以及学科建设方向问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深入介绍了“中共党史研究的三种范式”,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复旦大学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刘红凛教授深入分析了“中共党史党建的学科定位、学科交融与学科视野”。
开题论证会阶段,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王学军教授致辞,介绍了项目获批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希望课题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项目为依托,遵循研究规律,坚持国家水准,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课题首席专家、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先春教授,子课题负责人、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阳松教授,子课题负责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蒙慧教授向专家指导组汇报了课题的基本情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下一步研究计划,并就课题的总体框架、研究目标、研究重点、研究计划、研究创新和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开题论证会由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宏伟教授主持。
与会专家对项目成功立项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指导建议。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良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段妍教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平教授等分别围绕项目意义、研究重点、研究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评议和论证。评议组组长、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任晓伟教授代表评议组围绕完善课题内容、拓展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等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蔡文成作总结发言,表示本次研讨论证会主题聚焦、高见汇集,各位专家学者围绕项目的研究重点、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展开了充分讨论和交流,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从学科到项目等都提出了具有前瞻性、思想性、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对于课题组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具有实质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