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最后一堂“大思政课”开讲

日期: 2021-06-21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这是我大学最难忘的一堂思政课”“在祖国的西部学习了4年,今天走出校门,真切感受到西部大开发的变化”。毕业之际,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设计,彰显立意,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大课堂、启心润智,让毕业生上好最后一堂“大思政课”。

诵党史、讲党史,上好大思政课

“要救国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中国的先进分子从消沉、苦闷和彷徨中走出来,再次在心中燃起热切的期待……”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班最后一堂“大思政课”的场景之一,在天山堂、在昆仑堂、在食堂……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班同学们正在读诵《中国共产党简史》,通过参加学校“诵党史·强信念·跟党走”诵读党史接力活动,激发毕业生党员爱党爱国热情,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为了激励青年学生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学院联合哲学社会学院邀请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为毕业生举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甘肃百年抗战人物展览活动,通过现场展出的甘肃百年抗战人物系列图片和文字,毕业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陇原大地作为抗战大后方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的突出贡献和陇原儿女奔赴抗战前线血洒疆场的英雄事迹。

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能成为青年学生的思想导师,也要成为青年学生的实践导师。6月9日,学院20余名老师与2021届本硕博百余名毕业生一起来到兰州新区,参观位于兰州新区的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展览馆,展览包含序厅、自然人文馆、发展成就馆、兰州新区馆等展厅,通过讲解员讲解,毕业生全面了解了陇原人民用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书写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奋斗历史,增强了对甘肃红色文化的系统认识,在学思践悟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甘肃红色革命历史的温度。一位毕业生说到:“通过此次参观,深刻感悟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从百年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强化党性修养党性锻炼,走出校门定当继续做好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走工厂、进田野,学好大思政课

兰州新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战略区,是西部经济人文发展的窗口之一。为了给毕业生上好最后一堂“大思政课”,学院联合兰州新区石投集团党委,走进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参观园区全貌。“‘液态阳光’是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电解水生产绿色氢能、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绿色甲醇等液体燃料”,当在“液态阳光”展厅看到讲解员口中的“液态阳光”项目时,一位毕业生激动地说:“‘液态阳光’这项黑科技对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缓解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乃至改善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此次切身实地感受化工园区的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高标准严要求的工艺、集群发展的产业链体系、内外联动的开放型发展格局、‘双引擎’”‘两个维度’综合发展体系,很触动。”

毕业生们通过参观绿色化工园区,深入了解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自然人文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切实感受奋进新陇原的风华百年路艰辛历程。2018级硕士毕业生张冯说:“在兰州读了七年书,还是第一次来新区参观新区,通过参观深入了解了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的兰州新区建设新成就,感受到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和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副教授韦明老师为兰州新区石投集团党委的同志们讲授专题党课。

近年来,学院坚持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用实景、实地、实践来感受祖国的发展,通过扩大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走出去,先后组织毕业生分赴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张掖市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源新村、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等地开展接力研学活动,把思政课堂搬到走田间地头、厂矿企业、革命老区,毕业生通过走访调研、深入一线,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传知识、解难题,讲好大思政课

“希望你们永葆自信心、上进心、感恩心、责任心,做一个有光、有用、有情、有义的人,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人,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这是学院党委书记蔡文成在兰州新区图书馆举行的2021届毕业生最后一堂“大思政课”上送给毕业生的话。

6月9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谢亚洲、王彦涛、姜英华、华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韦明、刘继华、赵雨星,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黄金艳、张哲、顾超,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涛,党委委员副院长蒙慧、杨宏伟,副处级组织员张聪闪,图书馆资料员李艳等20余名老师一起给毕业生同学们上了最后一堂课。

课堂上老师们从学术研究、个人成长等方面寄语毕业生。蒙慧回忆了去年的毕业典礼,感慨时间匆匆,希望毕业生铭记自己的追求和兰大精神,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心中有大志,努力拼搏,行稳致远。杨宏伟勉励毕业生要将“小我融入大我 ”,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用实际行动诠释马院的责任与担当。王彦涛希望毕业生们不要忘记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不要忘记母校的培养,做到在学校成才、在社会成人。谢亚洲说,大学毕业意味着新的开始,希望毕业生抓住人生机遇,好好拼搏。刘继华寄语毕业生志存高远,做自信的马院人。黄金艳祝福毕业生,愿此去繁花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

最后一堂课,也是毕业生们与班主任的最后一堂班会。课堂上,2018级硕士研究生班主任张哲寄语毕业生,不管以后在何时何地何处,要注重思想的培养,如帕斯卡尔说的那样:“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2017级本科生班主任姜英华希望毕业生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人生的小节点和新起点,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保持努力拼搏的姿态。

下课铃声已经响起,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届毕业生最后一堂“大思政课”落下帷幕。留下足迹,满载祝福,带走回忆,今天的下课铃只是兰大马院求学生涯的一个句点,新的人生思政课堂才刚刚开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祝愿马院毕业生在新的学习工作岗位上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发现错误?报错
文:
图:
视频:
编辑:杨可欣
责任编辑:许文艳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