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英学院——
三位一体导师制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萃英学院学院高度重视导师团队建设,建立了学业导师、科研导师、生活导师相互配合的全员育人模式。为每个班级选配一名思想积极上进、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学业导师,每个同学选配一名高专业水平高和科研能力丰富的教授担任科研导师,每个宿舍选配一名生活导师,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生涯规划、生活辅导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全方位指导。将导师制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构筑“网格化、一体化、全覆盖”的育人体系。
仲辉与与学生在校园
2015级人文班学业导师仲辉老师注重课堂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课下带领学生游览兰大的花园,为学生解释花草树木间的光影现象,培育学生美学的分析和理解。周末教授学生唱昆曲,分析哪种唱腔能够引起人的崇高感。在仲辉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们改变了最初认为读哲学就是埋头做学问的看法,认识到了学习哲学就是学习如何更好地生活。
魏宏远老师指导学生研读改编《西游记》
魏宏远教授指导学生开展“萃英共读经典”学术沙龙活动,以“文学经典的文化再生产”为主题对四大名著进行改编,完成了中青少版《西游记》的改编出版,使之成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作品。学生们在活动中撰写学术论文、编撰学术论文集,在深化经典的专业认知同时,更强化了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徐灿老师与同学们讨论
徐灿教授在担任物理萃英班科研导师过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研讨,以“师带徒”模式,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充分发挥科研导师浸润、涵养、熏陶、化育功能。
杜艳霞老师与宿舍同学聚餐交谈
生活导师杜艳霞把联系的学生宿舍作育人重要阵地,把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作为工作重心,成为了与学生无话不谈的挚友,日程亲切的问题后、过节发红包、请宿舍同学吃饭等平凡的小事温暖着离家求学的孩子,在与学生频繁互动、密切往来中,引导学生逐渐成长成为更优秀人。
阳光体育带来快乐运动,强健体魄为祖国努力工作
萃英学院推进星期二下午学生活动日制度,优化学生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安排,保障学生每周有半天集中活动时间。举办阳光体育月登山比赛和趣味运动会系列活动,邀请老师一起参加学生活动,为师生提供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学生们“快乐运动”中,强健了身体素质,激发了拼搏意识,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树立了为祖国健康工作的理念。
举办“登高望远处、共忆兰大情”——阳光体育活动月登山比赛
在三台阁前广场举行趣味运动会
萃英学院领导与老师和学生一起参加点球大战
大气科学学院——
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大气科学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每年支持国家级、校级创新创业立项30余项,鼓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学院与中国气象局,以及相关气象科技公司合作,连续三年举办“兰景杯”全国高校气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全国高校气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精品赛事。2019年全国共有20余所高校的700余气象学子参赛,在吸引青年学子投身气象科技实践和创新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承担引起领气象行业创新发展、推动地球保护的责任。
第三届“兰景杯”全国高校气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汇报
打造就业品牌,助推学生成功起航
大气科学学院充分发挥“局校合作”优势,拓展“局校合作”平台,不断深化与国内气象系统的合作关系,深入发掘优质就业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和行业带动的方式,鼓励学生以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学院连续举办七届“兰州大学气象专场招聘会”,每年吸引数十家单位近千个就业岗位服务学生就业,学院连续十余年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名列全校前茅。通过扎实的就业服务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领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信心,打造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就业品牌。
第七届“兰州大学气象专场招聘会”
学生与用人单位交流
基础医学院——
学以致用出实效,面向社会担责任
基础医学院依托医学教学科研平台,开展“医学科普之实验室开放日”系列活动。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与来参观中小学生和考生家长等一同进行沙盘游戏、科学实验,讲解医学常识和健康习惯养成。自2019年3月首次开办以来,已连续开展活动6期,累计服务660余人次。学院承办“走进科学·相约兰大”2019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兰州大学分营科普行。学生们作为活动主力,发挥自身专业知识,承担了活动策划、组织、引导、讲解、演示等工作,为来自广东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陕西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的210名青少年营员提供了医学科普和科研实验操作等服务。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实验室开放活动
学生为来访的小学生讲课实验知识
兰州凡尘安星特殊教育中心是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党员们自发联系的社会服务和献爱心的定点机构。2019年暑期,学院研究生带领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和兰州大学的20余名师生来到兰州凡尘安星特殊儿童教育中心,为特殊儿童开展绘画和黏土创作的艺术心理辅导,锻炼孩子们动手和语言能力,帮助他们舒缓情绪,发现自我,培养完善人格。同学们策划“特殊儿童同台演出”活动,改变以往献爱心、送温暖等“走出去”的帮助模式,邀请凡尘安星特殊教育中心的特殊儿童登上联合研究生元旦晚会,表演了手语舞《隐形的翅膀》。特殊儿童积极乐观、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深深感染了研究生。学生们纷纷表示将更加积极开展活动,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去了解关爱帮助特殊儿童。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肩负起医疗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研究生在兰州凡尘安星特殊教育中心开展志愿服务
创新内容有举措,组织育人更有力
基础医学院注重发挥组织育人功能,丰富活动内容,增进师生交流、开拓学生视野、助力学生成长。2019年以支部为依托,在院内外、校内外开展组织开展“支部行动之开放组会”活动,打造一套交叉、开放和共享的学科运行机制,实现“1+1>2”的效果,加强交叉学科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学院党委举办“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七一颂歌献给党”,师生用歌声回顾了党光辉历程,唤起红色记忆、歌颂伟大时代、祝福美好未来,表达了青年学子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激发了师生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成立党建图书角,深化党建文化建设,营造人人爱读书的浓厚氛围,强化全院党员理论武装,培养党员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练好工作本领。组织师生党员开展了“致敬改革先锋”系列学习活动,以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和微党课等形式,学习100名“改革先锋”的先进事迹。学生党员深入学习和践行榜样人物精神,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支部行动之开放组会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七一颂歌献给党”
“致敬改革先锋”系列学习活动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构建学生发展荣誉体系,在增强荣誉感上下功夫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努力构建学生荣誉体系,引导学生珍视荣誉,努力做新时代青年人的表率。学院定期整理发布学生获奖简报,增强示范引领实效。隆重举办开学典礼,强化典礼仪式感,增强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热爱,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立报国荣校之志。在毕业典礼上,学院老师亲手为每一位毕业生佩戴校友校徽,发放纪念品,使之成为每年学院送给毕业生最温馨的“礼物”,以深厚关爱之情感染学生常思母校,以浓烈荣誉感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学院打破以学习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丰富院级评优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被表扬”的角度,激励学生多元发展。创新荣誉激励举措,向获奖优秀学生高中母校发送喜报,定期向家长通报学生获奖情况,激发学生的积极上进热情。
2019年学生获奖情况简报
学院举办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现场
学院教师为毕业生佩戴校友校徽
学院举办年度优秀学生颁奖盛典暨迎新晚会
学院向获得奖学金和在校表现优秀的本科生高中母校发去喜报
家校协同出实招前移关口讲育人
2019年8月,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组织干部教师走进4名甘肃籍新生的家中,将录取通知书送到学生手中。学院领导向新生及新生家长介绍了学校、学院的发展历程,讲解专业情况和就业去向,说明了学校资助政策和奖助体系,以及学院针对新生入校前教育有关政策和做法。鼓励新生正视地域差异,自立自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兴趣爱好,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用优异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勤付出和殷切期望。学院探索实施多样的入校前教育,积极开展新生网上入校前教育,教育引导新生“思想先入学”,提前成为“兰大人”;利用信息系统让学生家长绑定微信,加强家校联系沟通;尝试推广学生网络自选舍友,营造和谐向上的宿舍成长氛围;在新生入学报到时,邀请新生父母和新生在写有新生人生理想、大学愿望和父母寄语的电子显示屏前合影留念,用别样的方式记录下家庭和孩子的梦想。家校协同育人体系,正在为 “学生成长成为他自己喜欢的样子”保驾护航。
学院教师把录取通知书送到新生家中
家访教师与学生家长亲切交流
新生与父母在写有新生人生理想、大学愿望和父母寄语的电子屏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