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兰大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

日期: 2020-07-12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7日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

总书记的回信在兰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与期望,不忘初心,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资源环境学院专职辅导员周文洁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总书记回信温暖亲切、催人奋进。身在西部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同学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是我们的责任,牢牢把握住青年成长成才的拔节孕穗期,用热情、汗水浇铸青春理想,用坚定、奋斗增长智慧才干,与同学们一道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青春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届毕业生张超飞毕业后赴部队工作。他说,从小自祖国西部长大的我,在成为一名兰大国防生时,所希望的就是能够在毕业分配时继续扎根西部,来守卫祖国的西部。看到习总书记对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这118位奔赴新疆基层工作的同学,正是青年大学生所要学习的榜样。“携笔从戎立壮志,精文尚武筑长城”。国防生的身份,时刻提醒自己,要铭记肩负的重任。正是因为学校扎根西部的精神和选培办老师的教导,兰大国防生百分百服从分配,投身到各个基层单位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0年,是充满荆棘的一年,疫情防控的重大成果,是无数甘于奉献的人们奋战在一线争取来的。即将分配的国防生,也将走向各个基层单位,接过前辈们身上的担子,去建设我们的祖国。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届毕业生金一清毕业赴西藏工作。他说,出生在浙江绍兴,在兰州上了大学,工作在西藏。他一路向西行进,成长轨迹横跨东西,准备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西部。这是他的理想,亦是祖国和人民对当代青年的希冀。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寄语广大高校毕业生中提到前进的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进行努力奋斗。他对此深以为然,唯有奋斗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如今国际风云变幻,唯有发展自身才是硬道理。我国西部正处在发展的重要阶段,急需各行各业的人才,中国青年应当担负起建设西部的历史重任。他表示,祖国的西部很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只有走出历史和地理的课本,去靠近、去接触这片土地、这个国家、这个时代,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和人民!

哲学社会学院2020届毕业生何婵毕业赴贵州省铜仁市工作。她说,总书记的回信让她也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毕业选择,我选择回去从事基层工作的初衷是什么,真的只是需要一份工作吗?她和周围参加省考的小伙伴也曾讨论过这个问题,她当时的回答是:“我当时选择回来,一方面是想服务家乡建设,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大学期间志愿服务工作做得比较多,感觉自己比较喜欢做一些类似的工作”。她有一份情感羁绊在,希望家乡的建设中有自己的一份时间精力投入,希望家乡有一个螺丝钉是自己打进去的,希望家乡的美好有自己的一分记忆。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她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奋斗,让青春变得充实,有希望,让未来和青春一样美好而绚烂。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周锦宇毕业后在西部自主创业。他说,认真学习领会了回信精神,充分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对毕业生的关心与期待。今年确实要困难一些,不少同学在就业升学方面存在着巨大压力,但这些并不会影响大家将青春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热情。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实现科技创新,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是应有的职责使命。感谢十几年来党和国家对自己的栽培,如今重任在肩,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党和国家的期望。同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危难险重中担当有为,在服务群众中凸显价值。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作为兰大人,都要用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立志在祖国的复兴大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化学化工学院2020届毕业生党员应锦川说,“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兰州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一样位处西北,作为西部高校的毕业生,学习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后,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他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为契机、为动力,牢记总书记所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兰州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董明东说,习近平总书记为投身西部和基层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回信,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投身西部基层的青年充满肯定、寄予重托。还有一个月,兰大22届研支团志愿者们就要奔赴乡镇中学进行支教,他们将永远牢记嘱托,时刻叩问初心,用实际行动响应总书记号召,为西部教育扶贫做出贡献。

护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党员聂晶晶说,通过学习,她清晰地认识到青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不论身在何处,将来身处何种岗位,都应主动承担,主动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己之力。而作为中国青年大学生,是整个民族的希望,自身要练就过硬本领,有能力去承担时代的使命。所以在校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努力学习,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中去,滴滴江水才能汇聚成大海,中华民族的明天,需要每一个青年人去努力。

第二临床医学院2019级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研究生宋佩佩说,作为长在新疆学在兰州的她来说,读了习总书记的回信后深受鼓励。总书记对青年们满含深情的祝福和殷殷嘱托,是对西部教育和基层工作的肯定支持,也使她更加明确身为西部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教诲,奋发有为,志存高远,不忘初心,将个人的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执著前行。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张艳玲说,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看到了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关注与期望。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一名大学生,明年即将毕业,离开象牙塔,奔赴职场。她一定会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扎根基层、服务三农,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党和国家的事业融合在一起,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

经济学院2018级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刘博说,在读完习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后,感到非常踏实和振奋。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人才缺乏,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力量比较单薄,尤其是西部地区基层急需一大批具有经济学才智的青年在广袤的热土上干事创业。作为一名成长和学习在西部的甘肃学子,总书记的回信让他更加坚定了立志扎根西部,建设西部的青年学子梦想,更加激励他未来用自己的所学和专业素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情。

资源环境学院2018级水文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杨钰泉说,“青年当有志,立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总书记的回信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既是对已经身在基层和即将奔赴基层的青年人的鼓励,更是对广大在校青年学子的号召。扎根基层、坚守奋斗历来是兰大人的光荣传统,作为新时代的兰大青年,更要把这种兰大品质传承好,坚持把“小我”融入到“大我”, 心中有信仰,胸中有丘壑,手中有本领,脚下有力量,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找准自己的小目标,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挑起历史的重任担。

法学院专职辅导员李川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党和国家始终对青年寄予厚望,也使他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就业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事务性工作,而是一项政治任务,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作为西部高校的思政工作者,我们要落实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细学生就业服务,落地就业精准帮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引导广大学子在专业学习和科研中不断进步,在艰苦奋斗和奉献中充分成长,把“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精神化为敢为人先、勇担使命的价值追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发现错误?报错
文:
图:
视频:
编辑:许文艳
责任编辑: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