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成果回顾之四】科研工作成效显著

日期: 2016-07-20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一、科研经费保持稳定增长。“十二五”期间,我校科研经费总额达到15.99亿元,年均增长率6.61%,与“十一五”相比,总额增长了7.29亿元。人均经费达到17.04万元,与“十一五”相比,增长了72.64 %。

  二、项目数量层次取得突破。“十二五”期间,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首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表7:“十二五”期间我校科研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

“十一五”期间数量

“十二五”期间数量

较“十一五”期间

增长率

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3项

10项

233.3%

各类国家课题

33项

39项

18.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17项

883项

70.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78项

135项

73.1%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123项

124项

0.8%

国防科研重点项目

10项

14项

40%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

222项

400项

80.2%

表8:“十二五”期间我校获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情况

经费单位:万元

项目类型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直接经费)

项目

经费

项目

经费

项目

经费

项目

经费

项目

经费

面上项目

85

5337

87

6675

82

5970

84

7143

76

5532.995

青年科学基金

65

1595

78

1936

68

1672

77

1909

66

1622.468

重大研究计划

5

730

1

70

3

800

2

420

 

 

重点项目

3

940

2

630

1

311

5

1812

4

1390.55

重大项目(课题)

 

 

3

1800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3

25.5

4

282.8

4

33.5

2

18

2

10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1

600

 

 

 

 

1

600

1

1200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

480

1

280

1

320

1

400

1

400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3

300

4

400

4

400

5

750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专项

 

 

 

 

2

1700

 

 

 

 

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1

20

 

 

 

 

 

 

联合资助基金项目

1

48

1

60

 

 

 

 

1

53.8

专项基金项目

11

110

4

44

6

78

7

94

2

23.8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4

1220

6

1720

1

40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9

417

28

580

23

500

27

645

25

645

合计

209

11502.5

219

14397.8

195

12184.5

210

13441

183

11628.61

  三、科研成果质量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6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我校教师主编的《甘肃青海四川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60册)作为国礼被赠予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在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PNAS和Nature genetics上发表论文共计6篇。2010-2014年,我校共发表SCI论文6062篇,比2005-2009年增长48.61%。SCI论文引用次数排全国高校前23位。2010-2014年,我校共发表CSSCI论文 2608 篇。“十二五”期间,共获得授权专利527件,较“十一五”期间增长472.82%。

表9:“十二五”期间我校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获奖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获奖类别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备注

藏药现代化与独一味新药创制、资源保护及产业化示范

贾正平,李茂星,阙文斌,张汝学,张兆琳,陈万生,樊鹏程,马慧萍,石晓峰,陈世武

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5

参与

二十万年来轨道至年际尺度东亚季风气候变率与驱动机制

汪永进,张平中,谭明,刘殿兵,吴江滢

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4

参与

沙尘对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影响机理的研究

黄建平,王式功,王天河,周自江,陈斌

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3

 

中国西北干旱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减灾技术

张强,张书余,李耀辉,罗哲贤,张存杰,李栋梁,王润元,王劲松,陈添宇,肖国举

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3

参与

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隆生与环境变化

方小敏,李吉均,潘保田,马玉贞,宋春晖

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1

 

表10:“十二五”期间我校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年度

自然科学类

人文社会科学类

甘肃省科技奖励

教育部科技奖励

甘肃省社科奖

教育部(其他部委)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2011

6

8

3

1

 

3

4

19

 

 

 

2012

2

4

8

 

1

 

 

 

 

1

2

2013

2

2

4

2

1

4

8

27

 

1

1

2014

3

6

2

 

 

 

 

 

 

 

 

2015

 

 

 

1

 

 

 

 

 

1

1

合计

13

20

17

4

2

7

12

46

 

3

4

表11:2010-2014年我校被SCI、EI收录论文情况

年度

SCI总数

SCI高校排名

SCI引用篇数排名

SCI一区

SCI二区

SCI三四区

EI总数

EI高校排名

2010

1048

22

19

70

302

676

563

48

2011

1117

24

20

74

307

736

570

50

2012

1111

30

20

88

346

677

526

53

2013

1296

29

20

100

412

784

716

52

2014

1490

30

23

121

501

926

752

53

  四、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合作基地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0个,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工程实验室4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1个、甘肃高校精准扶贫智库1个。“十二五”期间,学校以建设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为指导原则,强化校内培育基地建设,共新建校内非实体性科研机构28个。

发现错误?报错
文:
图:
视频:
编辑:法伊莎
责任编辑: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