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4月12日,我校召开第七届第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校长王乘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题为 《紧密围绕国家战略 持续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工作报告,对我校“十二五”以来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十三五”期间我校的发展进行了规划。
报告关于 “十二五”的总结中,建设(25次)、学科 (25次)、人才(20次)、教学(20次)、改革(19次)成为高频词;关于“十三五”的规划中,建设(64次)、创新(22次)、一流(20次)、学科(20次)、发展(20次)成为高频词。
党委书记王寒松在闭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广泛凝聚共识,当好学校主人,加强自身建设,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要求贯彻到教代会工会各项工作中。
本次大会还通过了《兰州大学第七届第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纪要》。
大会号召,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全体教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主人翁的精神,凝心聚力、建功立业、和谐奋进,不断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兰州大学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十二五成果巡礼
一、机构调整
—合并7个,撤销4个,合署10个
—调整隶属关系11个
—清理调整议事协调机构42个
二、学科优化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门类达到9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加到19个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加到44个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增加到1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加到19个
—自主设置及重新论证目录外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个
—撤销目录外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
三、本科教改
—启动“兰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成立萃英学院,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四、学科实力
—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草学、敦煌学等特色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自然地理学等国家重点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新增省级重点学科15个
—新增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
五、“双创”教改
—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18项
—逾30项国际性、全国性大学生专业大赛项目纳入每年支持与奖励范围
六、科研经费
—总额达到15.99亿元
—年均增长率6.61%,比“十一五”增长83.72%
—人均经费达到17.04万元,较“十一五”增长72.64%
七、管理队伍
—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比例由 “十二五”初期的14%提高到31%
八、人才队伍
—汇集了一批国际学术视野、学术造诣深厚的领军人才
—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形成了一批处于学科前沿、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团队
九、科研项目
—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首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获批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量较“十一五”增长23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增长7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增长73.1%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增长率达到80.2%
十、科研成果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
—获“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
—获甘肃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5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 6篇论文发表在 Nature、Science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
—发表的SCI论文 (2010年-2014年)较“十一五”期间增长48.61%
—其中一区论文数量增幅达到330.18%,二区论文增幅164%—发表CSSCI论文2608篇,收录数量和被引用数量均稳定增长
—专利申报数量和授权数量大幅增加,共获得授权专利527件,较“十一五”增长472.82%
十一、新增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0个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甘肃省工程实验室 (研究中心)5个
—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
—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
—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1个
—甘肃高校精准扶贫智库1个
十二、社会服务
—横向科研项目2840项,合同额超过5.2亿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项目77项
—与1600多家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合作
—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签订全面框架合作协议40余项
十三、职工待遇
—学校津贴总量较“十一五”末期增长188%
—教职工人均收入增幅达到145%
—新建17栋教职工公寓和榆中校区青年教师公寓
—调配教职工住房2215套
十四、医疗服务
—附属医院门急诊人次达到260余万/年
—各类手术人次达到6万例次左右/年
十五、人才培养国际化
—与68所国外大学、40所港澳台高校签署建立校际交流和联合培养协议
—3012名学生参与学校出国境交流
—连续举办3届国际/港台暑期班,承办51项教育部重点对港澳台教育交流项目
—来华学历留学生已达到在校留学生总数的75.6%。
十六、师资队伍国际化
—聘用“外专”专家1人,每年聘用长期外籍专家约25人次
—邀请短期外国专家学者累计6025人次
—我校教师赴国(境)外参加合作研究、学术会议等各类活动累计3589人次
十七、国际科研合作
—新增3个“111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国际科研合作基地
—开展国家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24个,省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13个
—举办国际会议51个
—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14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等高校联盟机构
十八、国际文化交流传播能力
—共建的3所孔子学院,累计培训各级各类语言学生8300人
十九、校园文化内涵
—胜利召开兰州大学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凝心聚力、建功立业、建设和谐奋进大家庭”的工作主题
—开展了“一院一品牌”等一大批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深度融入校园文化
—拓宽校友服务方式,成立兰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二十、基础设施
—完成校本部、医学校区、一分部和二分部校园规划的编制修编
—新校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续建和新增基本建设项目13项,总建筑面积546,516m2,完成投资7.28亿元
—完成基础设施维修、环境整治、教学科研办公场所改造项目744项,总投资2.98亿元
二十一、文献保障和资源平台建设
—学校增加馆藏图书文献35万册(件),中外文数据库29个
—查新工作站升级为教育部科技查新综合类查新站
—建立了各类网络化业务信息系统、全校的信息门户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二十二、内部管理
—学校总收入96.1亿元,较“十一五”增长85.21%
—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加强,校内经济行为明显规范
—加强资产清查工作,国有资产处置得到规范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稳定责任体系基本完善
—各校区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资源配置有效优化
十三五蓝图
一、创建“双一流”
积极谋划部署“双一流”建设的方向和领域,适时出台学校建设方案以《兰州大学章程》为龙头的规章制度体系,加快推进依法治校进程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
附属医院现代化
健全学术权力运行体系
二、人才质量
重点马院建设
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完善创新人才个性化成长
建设一批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校内外优秀生源
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校内自评工作
开展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整合工作,推进医学教学方法改革
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建设
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
南通基地中外合作办学
建设萃英众创空间
全英文课程建设
三、创新驱动
需求导向
分类评价
开放评价
学科交叉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综合型野外基地
产业技术研究院
四、面向国际
完善校内引智平台
扩大外国专家引进数量
拓展招生渠道
扩大留学生规模
孔子学院共建
推进留学生教育预警制度
五、增强师资
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
创新青年人才培养
实施师资博士后招收工作
分步分类实施全员聘用
试行学校编制外人事代理人员聘用工作
下放考核权,校院两级考核评价机制
强化津贴激励作用,提高教职工薪酬待遇
六、高效管理
落实银校合作协议
试点财政专项跟踪审计
公房有偿使用
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智慧校园
机构知识库三期建设
绿色校园
新校区建设
校园安防体系
(《兰州大学报》第883期 一版)图文链接请点击